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第五十一回 【西園八校尉】


第五十一回 【西園八校尉】

這曹操真是有他的,我行我素,做事絕不畏首畏尾。事實上,曹操也因為有他的家底,才能任意而行,而不至於招至殺身之禍。

事情傳到蹇碩那裡...

「可惡!誰人如此大膽,連我蹇碩的叔叔也膽敢打死?」蹇碩怒氣沖沖的說。
「大人,這人是洛陽北部校尉曹操。」
「曹操!他是甚麼人?吃了豹子膽嗎?敢與我十常侍作對。」蹇碩說。
「蹇公公,他的祖父也曾經是中常侍。」
「甚麼?中常侍也有孫子!
「這...」
他是誰?」
「蹇公公,他就是中常侍曹騰曹公公呀。」
「是...是乾爹他老人家!」蹇碩驚訝的說。
「正是他老人家。」
「怎會是他...哪我叔父豈不是枉死了嘛!」
「這...」

從此以後,京師權貴收斂行跡,莫有人敢干犯朝廷律法,曹操所到之處,龍蛇盡散。

朝中寵臣人人疾恨曹操,然而又無藉口可以陷害他。於是眾人共謀,向朝廷稱許推薦曹操,將他升遷為頓丘令。轉了一圈,不久又推薦曹操為議郎。最後,曹操是明升實降,成了一名無權無責的閒散官員。

*

此時的曹操出任濟南相,其作風行徑不減當年,因此一眾官吏莫不聞風喪膽,朝中寵臣於是重施故技,向朝廷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有了前一回的教訓,心知是明升實降的招數,不願接受朝廷的任命,上書上奏朝廷,不就新任。而朝廷不聽曹操所奏,多次下達任令,曹操將其一一駁回。

曹操命人收拾行裝,似是要離開濟南的...

「大哥,果真要離開濟南嗎?」曹仁說。
「不走又能怎麼樣!你不見朝廷連連不絕下達了多次命令要我履新任嗎?」曹操說。
「這班狗養東西,可惡之極!大哥,難道你忘了前次的事情嗎?」
「哪又如何!我是為朝廷當官,朝廷不要我當這個官,我還可以再當這個官嗎?」
「哪...」
「大丈夫當能屈能伸」曹操無奈地慨嘆說。
「大哥...」

曹操因數干犯朝中寵臣權貴,心恐為自家人惹上大禍,於是向朝廷乞求留宮中為宿衛,再次拜為議郎。

轉了多少回,轉來轉去,還是回到了議郎的位上。
東漢末年,對有為之士來說,議郎是他們最適合,也是最不討人憎惡的官位。

離任出城之日,濟南城百姓夾道送別曹操。

「曹大人,百姓剛過了幾天好日子,大人何故捨百姓而去」百姓說。
「各位鄉親,曹操也是實屬無奈!」曹操說。
「大人,這是我們濟南百姓一點心意,請大人收下。」
「各位,各位,謝謝了。可是國家有定例,朝廷命官不可收受百姓禮物,請恕曹某不能收下。」
「大人,你就收一點吧。這都是咱們自家種的莊稼,不算得是甚麼。」

「大哥,盛情難卻。你就收下一點吧。」曹仁說。
「好!既然是大家的一番心意,我曹操多謝了,就只收下這一籃棗吧。」

百姓眼含淚光,依依不捨的送別曹操。一個好官的到來,實在是難,要比久旱盼望甘霖還難,難怪百姓有如此的反應。


以曹操的性格為人,又怎會甘願當這個無聊的議郎官,當事情丟淡了後,他決意離去。

「大哥,真的要回鄉里去嗎?」曹仁說。
「是呀。繼續呆在這裡,倒不如回到鄉間再讀讀書吧。」曹操說。
「大哥,那我怎麼辦?」
「走!隨大哥一同回去讀書。」
「甚麼?回去讀...書!」
「是呀!讀書。」
「大哥,為何要回去讀書?不讀書不行嗎?」
「你這小子,叫你讀書總是如此。不讀書成不了大事。」
「真的要回去讀...書嗎?」
「甚麼真不真的,還有假的嗎?哈...收拾行裝,走!」

於是曹操向朝稱疾歸回鄉里,築居室於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此自為娛樂。此時的曹操已是年過三十之人。


第二年秋天的七月,靈帝有鑒於王芬事件,初次設置西園八校尉,以保護車駕。召虎賁中郎將袁紹爲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爲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爲典軍校尉,趙融爲助軍左校尉,馮芳爲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爲左校尉,淳于瓊爲右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爲上軍校尉統率以上七人。

真是怨家路狹,蹇碩居然成了曹操的上司。

此時的蹇碩,其權勢可為如日中天,不但是西園八校尉的統帥,靈帝自黃巾起事以來,亦留心於兵戎之事,而蹇碩壯健有武略,靈帝親自任命,直接聽命于天子,就連朝廷大將軍何進也成為了他的領屬。

靈帝對蹇碩的竉愛,使得十常侍中的勢力失衡,漸漸的分成了兩股勢力,一邊以彋讓、趙中為首,另一邊則以蹇碩為首。然而靈帝在生之時,這兩股勢力仍能相安無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