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第四十九回 【錯走消息】


第四十九回 【錯走消息】

「太史為何遲遲不進宮?」張讓心急的問。
「屬下已人去催促他了。」
「不!你給我親自去。若他還是不來,你就告訴他,得罪十常侍的人,我張讓要他九族的人來償還。」

明日靈帝就要出宮了,太史還是遲遲不願進宮上言,真是焦急死張讓了。這回可真是“皇帝唔急,太監急”。

在千般脅逼的情況下,太史終於進宮來了。

「陛下,太史有急事上奏。」小太監傳話。
「太史有急事上奏?到底是何事...快傳!」靈帝說。

太史走進內殿,見張讓就侍立在靈帝身旁,只得依他們的話而行。

「太史,有何急事要上奏?」靈帝問。
「陛下,近日北方夜半有赤氣,昨夜臣觀天象,赤氣東西竟天。臣恐北方有刀光之災,陛下不宜北行。」
「難道是有人陰謀害朕?」
「這...」
「太史何事吞吞吐吐的。」靈帝問。

張讓狠狠的瞥了太史一眼。

「陛下聖明!」太史說。
「可惡!誰人有如此的膽子?這回幸得太史及時告朕,朕必定重重賞賜。」靈帝說。
「謝陛下聖恩!」

其實,除了十常侍外,天下人誰不想吃靈帝的肉,喝靈帝的血。正所謂吃也死,不吃也死,只有靈帝是蒙在裡,死到臨頭也不知道。人的膽子大或小,是時勢逼出來的,也是相對的。當處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形勢下,何來有膽子大小之分;縱然有,只有生與死的抉擇。那時候,不要說你是凡夫俗子的皇帝,就算玉皇大帝,也會給饑餓的百姓吞下去。

靈帝於是聽從太史之言,停止出宮。同時靈帝下詔敕令王芬罷兵。

*

「事情不好!」王芬慌張的說。
「出了甚麼事?王大人。」陳逸問。
「我收到了消息,皇帝取消出宮。」
「為何如此?不是好好的嘛。」周旌說。
「我也不知為何!道長,依你看來,此事為何會如此?」
「慢!待貧道算算。」襄楷說。

一眾人等都變得驚惶失措,只有討教術士襄楷。

「一定是咱們當中有人走漏消息。」襄楷屈指算了一會說。
「真是有人走漏消息!我也是這樣想。」周旌說。
「那會是誰人?」陳逸說。
「一定是曹孟德!」周旌說。

「周兄,未肯定的事情不要胡說。我了解孟德,他絕不是這種小人。」一直未有出聲的許攸也開聲為曹操說話。
「不是曹孟德,難道是你許攸嗎?」周旌再次粗聲大語的說。
「你...你不要含血噴人!」許攸說。

「我當初不是說曹孟德不可靠嗎?而你又...偏偏說他...,唏!」王芬說。

許攸雖然口中是這樣說,心裡卻是...

「諸位,諸位!不要再為此事爭吵了。天子雖不出宮,咱們還可以想別法鏟除十常侍。」

還是陳逸較為冷靜。

當事情出了問題,無能之人只會找別人來承擔錯失,絕少會面對問題,設法去解決。無論如何,將過失推卸給別人,自己在心理上就會好過一些,因為是別人無能,不是自己。而實際上也有別人來承擔一切罪責。

明日,聖旨到王芬家中,罷去王芬先前所授兵權。

「王大人!王大人!」

王芬心有所思的伏在地上,只知靈帝要收回他的兵權,其他的事也不知...

「王大人!接旨吧!」
「謝...謝主恩!」

王芬手顫腳震的接過聖旨來。

「這回完蛋了...」傳旨的欽差走後,王芬坐著的喃喃自語。

誰知,當日下午又來了第二道聖旨,是靈帝要傳召他入京晉見。這回真的完了,皇帝好日不召見,為何偏偏在這時候傳召他。王芬恐懼萬分,自以為必定是消息走漏,靈帝召他入京是要治他的罪。他於是乘夜解去刺史印綬而亡走,一直走到平原。這時,他得知自己真的為朝廷所緝捕,眼見無路可逃,為免連累家人,在平原自殺而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