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第三十五回 【董卓的崛起】

三十五 董卓的崛起

董卓勸諫皇甫嵩說:「不可。兵法有云:“窮寇勿迫,歸眾勿追。”」

董卓此人可真是枉讀兵法了,究竟是他故意如此說,還是他真的愚得如此不可救藥,皇甫嵩所等待的時機不就是此刻嗎?他居然說出這種話來。

皇甫嵩說:「不然。前一些時候我不下令進擊,是因為要避其鋒銳之勢。如今發兵追擊,正如我前些時候所說,等待賊眾衰疲。因此,我軍所追擊者乃疲弊之師,並非你所說的“窮寇”。王國賊眾一旦退走,則無鬥志,我軍以嚴整之師追擊亂陣之眾,必能大獲全勝。」

「胡說。我也是久經沙場之人,要去送死你自己去好了,我真是不陪你一起發顛呢。」董卓在心裡說。

這董卓除了不懂兵法,根本就是一個畏首畏尾的人,難怪他討伐黃巾軍是屢戰屢敗。也只有在這個東漢末年,昏主執政的年代,為了加速皇朝的覆滅,才會任用這等劣貨。董卓始終堅持己見,不願發兵。皇甫嵩雖為主帥,也勉強不了他,於是只有率領自己所屬兵眾單獨進擊,令董卓率其所屬爲後拒。

其實,董卓麾下能征善戰的部將並不少,有李傕、郭氾、牛輔、樊稠、張濟、楊奉、徐榮、胡軫、華雄等等,然而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皇甫嵩軍與王國軍連戰之後,大破王國軍,斬其賊眾首級萬餘人。皇甫嵩軍凱旋而歸。

「有冇搞錯呀,居然可以大勝而歸!」董卓慨嘆地說。

董卓見皇甫嵩軍能大勝而歸心中大為慚恨,由是與皇甫嵩有隙。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少年時候為人好行俠仗義,曾遊歷於羌人所居處之地,與羌人諸豪帥盡相結交友好。

當時,西北邊疆胡人常常抄略邊境郡縣,搶奪財物,擄掠百姓,郡縣官吏苦無對策。最終,有人向郡府推薦董卓,以其深知胡人,與羌人友好。郡府於是召董卓為郡吏,使董卓監領邊疆盜賊。果然董卓無虛薦,自他到任後,邊疆胡人盜賊少了許多的。

董卓治績卓越,當時的涼州刺史成就聘任董卓為他的從事官,令董卓領兵騎專責討捕。有兵在手,董卓大破胡人賊寇,斬獲賊匪以千計,西北邊疆寧靜。董卓因而聲名大噪,涼州境內無人不識。

 隨後,并州刺史段熲向朝廷推薦董卓於三公府,司徒袁隗聘任他為司徒府掾。

東漢桓帝末年,桓帝以六郡良家子弟為羽林郎。董卓因有才武,膂力過人,雙帶兩鞬,能左右馳射,被揀選為羽林郎。又以軍司馬隨從中郎將張奐征討并州有功,拜為郎中,朝廷賞賜縑九千匹。然而董卓對那些為他出生入死的部屬可真是不錯,將朝廷所有的賞賜全都分與麾下吏士,難怪他如此殘暴,仍然有那麼多的人死心塌地的跟隨他。

其後,他又歷任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東太守。

其實,像董卓這樣的人,喜歡收納人才為自己所用,所以當他見到劉備三兄弟如此英勇,本想收為己用,只是劉備因他不願出兵救皇甫嵩而嫌棄他。


當日,皇甫嵩擊討張角之時,路過鄴城,見到中常侍趙忠的府第建築有逾朝廷禮制,上奏朝廷而沒收其府第。又中常侍張讓曾私下向皇甫嵩索取錢五千萬,皇甫嵩不與。因此二人記恨在心,遍找機會向皇甫嵩報仇。

前些時日,皇甫嵩因等待時機攻擊王國,不聽董卓急進軍之言,董卓向朝廷奏報皇甫嵩按兵不動,不理會陳倉城死活。於是趙忠、張讓二人藉此良機,借故向皇帝上奏皇甫嵩與胡寇連戰無功,浪費朝廷糧餉。靈帝大怒,下詔徵召皇甫嵩還京,褫奪其左車騎將軍印綬,並削其封邑六千戶。

捷功未報,罪詔先到,是多麼無奈的事情。此時,最得意的人不是趙忠,也不是張讓,應該是董卓。董卓可是冷手拾起個熱煎堆,本來無地自容的他,因着皇甫嵩被召回京,當了臨時的主帥。當然,皇甫嵩征討王國的大功也自然會分一杯羹。


王國因大敗而回,韓遂、邊章等人合謀共廢王國之帥位,改劫持前信都令漢陽人閻忠為帥,督統西涼叛賊各部。可惜閻忠不久就得急病而死。韓遂、邊章等人因爭奪權利,各部勢力相互殺害,賊黨勢力由是續漸衰弱。


朝廷以司空張溫爲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爲張溫副將,代皇甫嵩討伐胡人北宮伯玉。又拜中郎將董卓爲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並統於張溫麾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