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第三十七回 【當斷不斷】

三十七 【當斷不斷】

張溫當眾人面前斥責董卓私自退兵,董卓齟齬以對,應對不順。
「張公...屬下...屬下...」
「你還有何話說?」
「我...我愧對張公。」
「真是豈有此理!」張溫依然怒氣沖沖的。

此時,孫堅也在座上,走前來在張溫耳邊細語的說:「張公,董卓此人不懼於罪,反而鴟張大語,明公宜以召而不及時報到,延誤軍情之罪,以軍法將他斬殺。」

張溫聽後默不作聲,只是看了一看董卓,便示意他退下。

「明公為何不治董卓之罪?」董卓走後,孫堅即上前問張溫。
「文台有所不知,孤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請明公賜教。」
「文台呀!文台。凡事都得思慮多一點。」
「文台受教。」
「董卓素有威名於河、隴之間,今日孤若殺之,我軍西行則無所依靠。」
「明公親率王師西征,聲名威震天下,又何須依賴於董卓之輩。屬下觀董卓所言,不將明公放於眼內。就此輕上無禮一罪已足以叫他死。」

孫堅一口氣數了董卓三條大罪,罪罪皆可殺之。

「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軍威。就如昔日齊國穰苴斬殺莊賈,魏絳戮殺楊幹一般。今日明公若垂意於董卓而不加以誅殺,屬下恐怕會有虧損於刑威。」
「孫堅呀!孫堅。要孤怎樣說你才明白呢。」
「明公...」
「你且先退下,不然,將引致董卓有所懷疑。」
「明公...」

張溫默言示意孫堅退下,孫堅無奈,也不得不退下。張溫始終不忍戮殺董卓。

「將軍,情況如何?」董卓回到營中,李儒即時上前慰問。
「如你所料,張溫果然文雅。若是換了別人,我頸上人頭早就搬家了。」
「將軍洪福齊天呀。」
「不過,孫堅那小子不得不防。」
「何事?」
「那小子整天在張溫身邊不知說甚麼的,散帳後又獨留於營中,不知有甚麼陰謀鬼計要施。」
「將軍說的是。此人有勇有謀,論武藝,不在華雄、李傕之下。」
「說了又說,為何這等好的貨色老不是在我董卓麾下,還要處處與我為敵?」董卓慨嘆的說。
「將軍莫憂。是他們不識明主而已。」
「哈...還是你說得對。」


在另一邊的邊章、韓遂殘軍,雖在榆中城擊敗周慎,始終還是缺糧,又聞朝廷大軍將至,其黨眾皆驚惶離散,紛紛向朝廷乞降。結果,張溫的大軍再也不用與韓遂等交鋒,金城之亂也就此平息了。


張溫大軍於是班師而還,駐守於長安。

「張愛卿果然厲害,一到西涼,叛亂便即時平息。朕一定要大大的賞賜他。」
「陛下,張公未嘗臨陣殺敵而叛亂自平,又豈是張公之功,故不能論斷功賞。」
「愛卿說得不妨無理,那就不賞吧。看他日後作為再為賞賜。」
朝廷議者以張溫在此役中無功可論,卻以孫堅數董卓三罪,勸張溫誅殺他有功,無有不對孫堅讚嘆不已,奏請拜孫堅為議郎。

董卓聞知孫堅當日有害己之舉,怒氣沖沖的說:「孫堅這小子實在可惡!可惡呀!居然說張溫這老匹夫殺我。」


「孫大人,朝廷已公開了你勸張公殺董卓之事,恐怕這事不利於大人呀。」
「我孫堅何懼之有,董卓知道了又奈得我何?」
「話雖如此,董卓小人,大人不得不防。」
「德謀遇事總是小心謹慎,好!」


話又說回來,那些混帳的朝廷議者,他們的腦袋究竟是生在哪裡?居然以朝廷派六軍上隴西,有五軍敗績,唯獨董卓軍能全軍而還,故以此為有大功,上奏拜他為前將軍,並封斄鄉侯。

「恭喜將軍呀!不...,是侯爺才真。」
「哈...又給你說對了,我董卓真是洪福齊天。」
「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呀!」
「好!好!好呀!」

這到底是一個甚麼的世代?戰勝的反而無功可論,敗陣的卻有着大賞賜。如此下去則奮力的人少,誇報軍功的人多。領兵的只要避陣全軍而退便有大獎賞,那又何需冒死殺敵,白丟性命。


這年,靈帝建造萬金堂於西園,積聚金錢、錦帛於堂中。又為小黃門、中常侍寄藏其私人錢材各數千萬於堂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