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第五回 【買馬】


   【買馬】


“桃園結義闖天下,風起雲湧摘桃花,兄弟同生未同死,落英繽紛成佳話。”



        張飛散盡家財,鄉中青壯勇士,得百餘人。自家奴僕願意留下者皆從軍,不留者皆給予錢財遣散還家。于是打造兵器,縫製戰袍,每天操練士兵,劉備三兄弟亦自稱起將軍來。


        「大哥,你說是否欠缺了些東西?」

        「欠缺了甚麼?不是挺好嗎!」

        「你就好,那兩把劍可有多重的,行動起來當然不成問題。」

        「那又如何?你到底想說甚麼?」

        「你看某那支長矛有多重,多長。還有二哥那把“青龍偃月”大刀,雖然比我的長矛短了些,卻要重得多。普通士兵根本就揮動不了。」

        「那又如何?三弟你到底想說甚麼?說到如今我也聽不懂你的意思。」

        「某...某自己也不知道想些甚麼。總言之,某就是覺得有點不對勁。」

       

        「張將軍的意思是不是嫌自己的兵器重了些。」

        「小子!不明白就不要打岔胡說。你再來個胡說八道,信不信某宰了你。氣死人啦!」那搭訕的士兵急忙走開。

        「三弟,大家都是自家兄弟,豈可如此說話。我不是早說過嗎,要打製合適自身的兵器,然而你和二弟老是不聽我的。二弟的大刀足足重八十二斤,你的丈八點鋼矛雖然輕了些,也有七十斤重

        「大哥,不是這樣呀!你要我怎樣說才能明?」張飛的樣子十分無奈,但是又說不出甚麼來。

       

        「報告將軍,前面有人群馬投莊上來。」

        「馬?我明白三弟的意思了。三弟是說我軍欠缺了馬。」

        「就是馬。二哥說的是。」

        「戰馬那麼高的價錢,我軍買得了嗎?」

        經劉備一說,大家輕奮的心情又再次沈重起來。


        「大哥,以我們的錢財是應該足夠買一些的。」

        「三弟呀!錢都拿來買了馬,日後我們幾百名兄弟吃甚麼上戰場殺賊呀?」

        「這又不能,那亦不能!這個義軍也真是難當!」

        「大哥、三弟,我們不如先出去看看再說。」

        「二弟說的是。」


        於是三人出到莊前迎客。


        「在下張世平,這位是蘇雙。謝過貴莊接待。」

        「在下劉備,這兩位是二弟關羽,三弟張飛。」

        「原來是劉、關、張三兄弟,失敬!失敬!」

        「那裡,那裡。兩位請進!」


        「來人!將客人的馬匹帶到莊後拴好,給草料餵飼。」

        「有勞了。」

        「小事,不算得甚麼。只是草料不多,不能盡食。」

        「足矣!足矣!」


        「劉備有一事想向張兄討教,不知...」

        「劉兄請說。」

        「不知張兄因何事趕著那麼大群馬到敝莊來?」

        「實不相瞞,在下二人本是中山販馬商人,每年由北往南販馬,近日因賊寇橫行,道路不通,故滯留不前。」

        「原來如此。那兩位日後有何打算?」

        「這個倒難說了。也只能先回家中歇歇再作打算。」


        劉備置酒菜款待二人。

       

        「如果我們兄弟能為二位將道上賊寇清除,那又如何?」

        「若然如此,太好了!我二人在此先向三位道謝。」

        「保家衛國,除暴殺賊本是我等從軍的目的。不過...」

        「不過甚麼?劉兄請直說無妨。」

       

        「我軍尚欠戰馬,想用較便宜的價錢跟二位買幾匹...」

        「劉兄不用說了!」

        「兩位若不願意,那就不要勉強好了。」

        「不!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這個意思?」

       

        彼此點了點頭說:「三位若如此看我二人,也太小看我倆了。三位能傾盡家財為國家效力,難道我二人會吝嗇小小的幾十匹馬嗎!若然能用,這些馬全當相送,又何談價錢之有!」

        「果真相送?」張飛興奮的問。

        「不!兩位是生意人,豈能要兩位做那賠本的買賣。」

        「我二人豈有做賠本的買賣。劉兄若能將賊寇清除,打通道路,我二人才能繼續做買賣。不然,真的要賠上老本了。」

        「哈...好!」

       

        人除了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以資用。


        張世平蘇雙二人實在是個聰明得很的生意人。不管他二人是真的為了國家,或是完全希望劉備能早日清除賊寇打通商道而相送馬匹,他們的芳名已流傳於世。若然這班人不是劉備,而是別人,在這混亂的世道,二人不送也得送;因為對方有幾百人之多,既已入虎口,還冀望能全身而退嗎?開口問價只是給他們一個存活的機會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