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第二十七回 【劉焉的野心】

027     二十七 【劉焉的野心】

「劉兄真的想前往嗎?」
「不是劉某想往那裡,實在是此地不宜久留。」
「依天象氣數看來,西方的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益州!」
「那處與中土隔絕,何來有天子氣?」
「正因如此,那處也是世外桃園,民豐物阜,自成一閣。」
「這也是。好!明早我就入朝面見天子,請求出任益州。」
「不過...」
「有隱憂嗎?」
「這...我也說不定。」
「你這人說話老是說一半,留一半在肚子裡。是老朋友的話,快跟我把話說完。」

董扶即時屈指計算。
「怎麼了?」
「日後在益州當出一王。」
「是甚麼人?」
「漢室劉氏。」
「我有王者之氣嗎?」
「此人不是劉兄。」
「不要緊。只要我劉焉入了益州,漢室劉氏為王者縱然不是我,也必定是我的子孫。」

「不過...」
「又不過甚麼?有話你就快說吧。」
「天煞星將會降臨,到時候,他會為益州之民帶來災難。」
「何時?」

董扶又再屈指計算。

「三十年後。」
「三十年後...,這天下根本沒有安寧的時日。」劉焉度來度去,口中喃喃自語的。

「三十年後的事已理不了那麼多,先要避開眼前的災難為緊。」
「這話是你自己說的。可以說的我也說了,日後有甚麼因果你自己承擔,可不要怨我。」董扶說。

「董兄可有意與劉某人一同入蜀?」
「知我者莫若劉兄,我隨後就向天子請求出任蜀地官職。」
「好!哈...」

明日,劉焉聽從董扶之言,向靈帝改求益州。

「愛卿的請求也真奇怪,不是南極,就是西極之地。難道中土就容不下愛卿嗎?」靈帝說。
「陛下,奴婢聽聞益州刺史郤儉為“米賊”所煩擾,陛下何不從太常之請,更換刺史。」張讓細語的在靈帝身旁說。

「好,朕就准愛卿所請,以卿為益州牧。」
「謝主隆恩!」

劉焉高興極了,即時回家收拾行裝,隨身行李就有數十車之多。

臨行前靈帝再引見劉焉,向他宣示治州方略,又加以賞賜,正式敕令他為益州牧。同時,侍中董扶亦向靈帝請求出任蜀郡西部屬國都尉,太倉令巴西人趙韙亦棄官,二人一同隨劉焉西入巴蜀。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漢魯恭王支庶後裔,章帝元和年中徙封於竟陵。少年出仕州郡,以宗室王親身份拜為中郎,其後以其師司徒祝公之故失去官職,居陽城山。其後為朝廷所任命,歷任洛陽令、冀州刺史、太常等官職。

此時,涼州亂賊殺涼州刺史耿鄙,并州盜賊殺并州刺史張懿,靈帝見此等地方官皆為無能之輩,於是反復思慮劉焉之建議,決定聽從劉焉之言,選派朝中列卿、尚書出任爲州牧,各官職皆以本官俸秩居任。除了以太常劉焉出任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又以太僕黃琬出任爲豫州牧,宗正劉虞出任爲幽州牧。

***

一個多月後,皇甫嵩率兵攻打張寶軍于曲陽。

張寶率領賊眾八萬,屯於山后。皇甫嵩劉備為其先鋒,與賊。張寶遣副將高升出馬搦戰,劉備亦使張飛擊。

飛縱馬挺矛,與馬上交戰,不合,高升被張飛刺落馬。劉備於是麾軍直沖過去。張寶見勢不妙,於馬上披仗劍,作起妖法。霎時間,烏雲蔽日,風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似有無限人馬殺來。

「怎...麼會是這樣!」劉備軍人馬驚惶。
「大哥,那裡來的千軍萬馬?」
「我也不知道。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劉備連忙回軍,軍中大亂。結果敗陣而歸,與皇甫嵩再破敵之法。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第二十六回 【剖棺戮屍】

026    二十六 剖棺戮屍

「棺中之人正是“天公將軍”。」韓忠含淚的說。
「他是怎樣死的?」
「天公將軍是在一月前病發而死的。」
「一月前!」皇甫嵩等人看着張角的屍首感到十分驚訝。
「哪為何不將他下葬?」
「本想打完了這場仗,運回故鄉下葬的。」

運回故鄉下葬是原因之一,不想發喪驚動敵人才是真的。在場的人都明白這一點,也無人追問了。

「帶他下去!」

「好一個妖人,難道他真懂得甚麼妖法!」原來張角早已病死。但是,當皇甫嵩開棺查看之時,其容貌仍是栩栩如生,令人生死難分。
「我明白了。」
「文台明白了甚麼?」
「當日張寶、張梁無故撤軍,必定是收到張角的死訊。」
「嗯!計算起來也非常相近。」


皇甫嵩於是命人剖棺戮張角屍。
「皇甫將軍...」
「文台有事嗎?」
「沒事。」孫堅欲言又止的...
「是不是為了起誓之事?」
「將軍果然心明如鏡。」
「我如今所做的都是依照朝廷規矩而行,你也是當官之人,這一點想你也明白。」
「下官明白。」既然皇甫嵩是依照朝廷規矩而行,孫堅也沒有話可說的。

皇甫嵩將張角首級傳於京師。此役皇甫嵩軍斬獲賊人首級三萬,賊人逃走赴河而溺死者有五萬多人,黃巾軍幾乎全軍覆沒。

***

太常劉焉眼見漢靈帝政治日漸衰缺,王室又諸多事故,發現在朝中當官也不是一件樂事。於是向皇帝建議:「如今天下四方兵寇並起,皆因州刺史、郡太守之位以重金所買得,因此地方官皆以割剝百姓為己任,以致百姓無以為生,流離失所,最終叛逆朝廷。」
「愛卿有何法子可平定叛亂?」皇帝問。
「臣以為陛下宜揀選清名重臣出任為牧伯,以坐鎮安撫各州郡。」

「你這老家伙,剛從幽州回來還不到一年,又想有甚麼搞作?你真的當朕只是懂得狗馬玩樂嗎?」靈帝在心裡說。

這劉焉卻真是有點兒過份,不當朝廷政事是怎樣的一回事,自己也不想想自己的身分,身居九卿高位,又是漢室皇親,那裡出問題就遠離那裡,實在是難怪皇帝如此猜想他。

「哪愛卿有何建議?」
「臣雖身為王親,願為陛下分憂。」
「愛卿之意...」
「臣願辭去太常之位,再次出任為地方官。」
「愛卿想回幽州去?」

「陛下,是冀州呀。」張讓低聲的在靈帝耳邊說。
「嗯!朕知道了。」

「不...」這靈帝也十分懂得逗人,將劉焉嚇唬得半死。其實,劉焉也知道靈帝說錯了地方,那又如何?

「愛卿不是想出任地方官嗎?」
「是...不...」
「到底“是”,還是“不”?」

「陛下,奴婢猜想太常大人的意思是想到一處比幽州更為差的地方當官,可以為陛下分憂。」在旁的張讓打岔的說。
其實張讓早已收了劉焉的重金,自然在適當的時候就會為他說話。

「呵!愛卿有如此忠心,為何不早說?」
「陛下聖明!」
「愛卿想往涼州?」
「陛下,臣願往交趾。」
「交趾!」靈帝本以為劉焉又想往甚麼好的地方,誰知居然是交趾,實在是令靈帝出乎意料之外。

「愛卿當真要往交趾?那是蠻荒瘴氣之地,朕聽聞過往甚少人能活着回來。」
「這...」經靈帝一說,劉焉即時心存猶疑。
「你既有報國之心,朕亦不想失去一位忠臣,何況你是皇親呢。你還是回去想想,再跟朕說吧。」

劉焉本欲向朝廷請求交趾州牧之位,以遠避中土之難。被靈帝一說,心中不自覺動搖起來。於是,再問於身為侍中的好友董扶。
「董兄,董大人呀!我劉焉有何得罪了你?你不妨對劉焉直說,劉焉必定賠個不是。」
「劉兄何出此言?豈不將董某以小人看待。」
「董兄不是建議我出任交趾州牧嗎?」
「不錯。」
「董兄知道那裡是甚麼地方嗎?」
「甚麼地方?」
「那地方連天子聽見也勸劉某不要前往。」
「天子果真如此說。」
「難道劉某人在說假嗎?」
「不...」
「既然天子如此勸劉兄,劉兄就不去交趾也罷。」

「你倒也說得輕鬆,不去交趾,難道要在京師坐以待斃嗎?」
「董某昨夜觀天,京師大亂將至,然而有一州野有天子氣顯現。」

「哪處?」劉焉低聲的問。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第二十五回 【毒誓】

025   二十五 【毒誓】

那人左看看,右看看,就是看不出他是誰。

「將軍,小人不懂得他是誰。」
「你不認識他嗎?」
「不認識。」

皇甫嵩一連傳了好幾個士兵進來,老是不懂得棺中之人是誰。

「難道此人真的不是張角。」
「張角?張軍說的是“天公將軍”?」那投降的士兵說。
「是呀!是那“天公將軍”。你見過他沒有?」
「小人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哪裡有資格見到“天公將軍”。」
「那麼說,你們大多數人也未曾見過張角?」
「是呀!」
「那就難怪了!」

「有甚麼人見過張角?」
「三十六方的大小渠帥。」
「有擒獲三十六方的渠帥嗎?」
「有!」
「立即帶他上來。」
「是!」

過了一會,兵士押解了一個用繩索反綁了雙手的人上來。
「這人是誰?」
「將軍,他是黃巾賊渠帥韓忠。」
「帶他前去認認。」

韓忠好不願意的被兵士推行上前。
「好好的給本帥認認棺中之人是誰。」

他一見到棺中之人,涕淚俱下,卻未有出過任何聲來,隨之跪在地上,向着棺木叩了三個頭。

「你認識棺中人?他是誰?」
韓忠側着面,依舊默然不作回答。
「喂!皇甫大帥問你話,你是聾還是啞?為何不作聲?」張飛說。
韓忠望了張飛一眼,又依舊側身站着。
「你再不說話,信不信我宰了你?」張飛有拔刀之勢。
「哼!」韓忠只是哼了一聲。
「三弟!」關羽喝住了張飛。
「三弟,不得胡鬧。」劉備說。

「這人也是一條漢子。看樣子是問不出甚麼來。」皇甫嵩看着韓忠在心裡說。

「來人!將他帶下去!」

「慢!大帥,既然棺中之人是無名小卒,就不要再花時間去查了,索性就丟出後山去給野狗吃了。」孫堅說。
「那...」孫堅走近皇甫嵩身邊,在他耳邊細語的說。

「既然如此,就依文台的話行。」皇甫嵩說。

「孫堅這家伙到底是甚麼葫蘆裡賣甚麼藥?」劉備在心裡說。
「神神秘秘,又要搞甚麼花樣的。」張飛在心裡說。

「不...!千萬不要這樣。」韓忠即時轉身走回來,請求皇甫嵩不要這樣做。

「不拿去餵野狗也行,只要你跟大帥說真話。」孫堅說。
「行!不過我有一個條件。」韓忠說。
「甚麼條件?你盡管說來聽聽。」
「無論棺中之人是誰,你們都不能損害他的屍身分毫。」
皇甫嵩猶豫未決。

「好,我代大帥答應你。」孫堅說。
韓忠望着皇甫嵩,皇甫嵩也只得點頭答允。

「你給我起誓。」韓忠說。
「用得着起誓嗎?」孫堅這回可是騎虎難下了,只有硬著頭皮下去。

孫堅望了一望皇甫嵩,見皇甫嵩背着自己而立,沒有甚麼動靜的。

「發誓也就發誓,有甚麼問題?」張飛見孫堅心有猶豫,自己在心裡問。
「事已至此,起誓就起誓吧。」孫堅在心裡說。

「我...」
「孫大人!」程普、黃蓋欲阻止孫堅起誓。孫堅舉手示意制止二人。
「我孫堅在此起誓,保證棺中屍首分毫不損。如有違誓,則...」孫堅說不下去。
「如有違誓,又如何?」
「如有違誓,則...萬箭穿心,不得好死!」孫堅真有種,這樣的誓也有膽量起。

「好小子!老子我真是服了你。」張飛在心裡說。
「孫文台呀!我劉備真是遠不及你。這樣的毒誓你也...」劉備在心裡說。

「孫堅呀!你又何必這樣呢。日後有甚麼,你千萬別怪本帥呀。」皇甫嵩在心裡說。


「好!你既然發誓,我也信守承諾。」韓忠說。





第二十四回 【棺中人是誰】

024     二十四 【棺中人是誰】

於是,兵士們四處搜查,在地牢中發現了一副棺木。

「將軍,在地牢中發現了一副棺木。」
「打開查看過嗎?」
「沒...有。」
「為何不開棺查看?」
「棺木用黃布蓋着,上面還寫着...」
「寫着甚麼?」
「寫着...“冒犯者死”。」
「帶我去看看。」

「將軍,這地牢陰氣極盛。」管主簿說。
「我也有同感。」皇甫嵩說。

皇甫嵩一行人來到了地牢,果然有一副用黃布蓋着的棺木,布上寫着“冒犯者死”。

「裝神弄鬼的,唬得了誰?我張飛爺爺就是不怕你。」張飛在心裡說。
「棺木中有人嗎?如果有人又該是甚麼人?」劉備在心裡自問的。
「棺木中如果有人,這人在黃巾中的地位必然不低。」還是孫堅有見識,所想的與眾不同。

「來人!開棺!」皇甫嵩下令。
「將...軍,真的要開...棺嗎?」士兵們驚懼的說。
「本將軍口中所出的命令有假嗎?荒謬!」
軍令如山,士兵們只得手顫腳抖的走近棺木。

士兵們慢慢的掀開了黃布,突然...
「喵!」
「嘩!有鬼呀!」士兵們都大叫了起來,現場的氣氛也突然變得陰森恐怖的,各人的心都噗噗的跳個不停。

原來只是一隻貓追着老鼠走過。

「只是一隻貓就將你們嚇唬成這樣。都站在一旁,待你張飛爺爺來。」張飛拍胸膛的說。

當張飛走近棺木一看,上面寫着幾個字。
「你們看!上面有字寫着。」
「“天公將軍”。」
「難道裡面躺着的是張角!」朱俊驚訝的說。
「不會嘛!」皇甫嵩亦感到十分驚訝的。
「開來一看便知,那裡用左猜右猜的。」張飛說。
「三弟,小心呀!」劉備說。

「慢!」正當張飛欲移動棺蓋時,有人喝住了他。
「又怎麼喇?」張飛問。
「三弟,先將黑狗血灑上,以防有甚麼古怪的東西。」關羽說。
「呀,你這個二哥怎麼也學得這麼婆婆媽媽的。」
「小心為上。」
「也好。」

關羽手拿青龍偃月刀,站在旁邊緊緊的盯着。

那棺木是用上等梓木材所製,手工精細,棺蓋也十分有分量,若不是張飛,常人以一人之力不足以移動它。
當張飛剛剛移開棺蓋一殺那,一道白煙從棺木裡向上沖出。關羽即時揮動他的大刀,以刀身擋住了那股氣。只聽到吼叫的一聲,那股白煙又收回棺木中。

「嘩!好險呀!」張飛也抹一抹額上的冷汗。
「三弟,沒事嗎?」
「哈...,你看,我像是有事嘛!」

棺中傳出強烈的檀香氣味來,檀香味中混雜了一股屍臭味。

棺木打開一看,果然有一人好好的臥在裡面。

「將軍,他是睡了,還是死了?」士兵問。
「這還用說,你嗅不到那股屍臭味嗎?」張飛搶着說。
「翼德說的是,他已經死了。」皇甫嵩說。

「他是誰?」孫堅說。
「棺蓋上不是寫着“天公將軍”嗎?這不就是說明此人是張角嗎。」劉備說。
「玄德可曾見過張角本人?」孫堅問。
「我...未曾見過。」
「皇甫將軍、朱將軍可曾見過?」
「我二人也未曾見過張角的真面目。」
「既然在場的眾人都未曾見過張角,那又如何可以確定臥在棺中之人就是張角。」
「文台說得有理。」

「此人果然心思細密,確是遠勝於我劉備。」劉備看着孫堅既是仰慕,又是妒忌。
「可惡的東西,居然當眾人面前侮辱我大哥。不過...他又真的說得有理。」張飛在心裡說。
「好一個孫文台!」關羽在心裡誇讚的說。

於是,皇甫嵩命人帶來了投降的黃巾兵。

「你給本帥好好的看看棺中的人是誰?」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