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第四十五回 【傷寒】

四十五 【傷寒】

登基以來天災連年,瘟疫全國四處流行,尤以中原京師附近為甚,張機整個宗亦不免於災,親友病患離別,令人悲痛難鳴,十年,其宗族竟有之二死於而死者中又有十分之七病亡於傷寒病。就連張機的師父張伯祖也病倒於傷寒病中。

「仲景,師父恐怕難逃此劫了。」張伯祖在病危時對張機說話。
「師父,李老人家必定會痊癒的,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向師父討教。」張機安慰師父說。
「師...父自己心中有數。師父有愧於族人,有愧於鄉親父老,咳...」
「師父,你不要再說了,休息一下吧。」
「不...不,不說就沒有機會說了...咳...」雖然不說就沒有機會再說,但是不是想說就可以說的,說不到兩句,又不停的咳喘起來。
「師父...你怎麼了?」

伯祖經過一輪的咳喘,漸漸的因筋疲力竭靜了下來。

「怎麼辦?師父老是高熱不退。」張機用手摸了摸張伯祖,喃喃自語的說。

「到底那裡出了問題?為何服了這麼多帖的藥湯,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倒越來越嚴重。到底那裡出了問題...?」張機百思不得其解。

差不多全族的人都快要死清了,連自己可以依賴的師父也在病危之中,張機已是束手無策,坐以待斃了。此時的張機深感自身醫道之不足,師父所傳授的醫道必定有所遺漏。

伯祖再次醒了過來,並呼喚張機。

「師父,徒兒在此,你有何話要說?」
「仲...景呀,你...要為師父彌...補師父的遺憾呀。」
「師父,你老人家放心,徒兒一定盡力而為。不過...,唉!徒兒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那裡出了問題?」
「內...經,你...再研...讀內經。」
「內經!不是都已經讀過了嗎?有用嗎?」
「再...再用心去讀。」
「師父!...你怎麼了?」

伯祖以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的說了一陣子,又昏了過去。

為求得救治師父的方法,張機勤求古訓,日夜不停的翻閱【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古籍,而以【素問】為之深究。他終於發現了當中奧妙之處。

「師父!徒兒明白了。你老人家說得對,【內經】真的有答案。」張機歡喜若狂的走到師父床邊。
「你...真...的找...到了答案?」
「真的!我已令人煎藥,你得撐住。」

這時的張伯祖已是滴水不進。

「好...」
「師父!...」

伯祖終於撒手人寰,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間。

身為醫者,卻死於疾病,是多麼遺憾的事情。雖說戰士以死在沙場上為光榮,這只是自我安慰的說法。若是防預裝備完善,戰鬥力強於敵人,又何會戰敗而死。人人都害怕死亡,然而當敵人到來之時,上沙場已是逼不得已之事;越是怕死的,越是快死;只有那奮勇向前的才能站立到最後一刻。

張機於是以【內經】中“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等論說為本,再加以自之醫歷為臨床根據,獨創了六經傷寒的論說

*

「大夫,我大哥怎麼了?」關羽問。
「他得的是“傷寒”。」
「傷寒?呵!某明白了。」張飛說。
「三弟明白了甚麼?」關羽問。
「大哥因為患了傷寒,所以整天都在發冷寒。」
「胡說!大夫不要見怪。」關羽說。
「哈...這位兄弟所說不無道理。」張機說。
「哼!大夫都說某有道理呀。」張飛得意的說。

「好了,你們到那邊抓藥去。」
「要服用多少帖?」
「最多服用三劑就可以了。」
「大哥病得那麼重,只...服用三帖就可以!」張機的回話真是叫關羽難以置信。

然而,當關羽看到處方時,更是令他大吃一驚。

「大夫,就是這四味藥?是不是少了一些?」
「就這四味藥。」張機堅定的說。
「這...」關羽十分猶疑的,但又不知怎說。
「放心吧!依法服用,必定藥到病除。」

「真的如此神效!大哥若然有甚麼不惻,我張飛必定回來找你算賬。」張飛在心裡說。

雖然心中疑惑不解,也得嚐試過後再說。他們回去後,劉備只服了一帖,病已好了一大半,再也不再發冷了,只是還有點熱。再服下第二帖,病就痊癒了,也不用再服第三帖了。

「大哥,你怎麼了?」
「通身舒暢,好了。只是還有點疲累吧。」
「張大夫的醫術實在太神奇了,令人嘆為觀止。」關羽說。
「二弟少有對人有如此稱許。」
「大哥,不是小弟我誇他,而是他實在是了不起。他只用了四味藥,一日一夜的時間就使大哥痊癒過來。」
「說來也真是神奇。過往我生了病,沒有十日八日的時間是不會痊癒的。這回我病得那麼重,反而在一兩天的時間內就好了。他用的是甚麼藥?貴重嗎?」劉備說。
「不,他用了甘草、杏仁、桂枝、麻黃四味藥,是非常普通便宜的藥物。」
「神醫!神醫呀!」


東漢末年,巫術盛行妖道裩蠱惑百姓,西有“五斗米道”,中原有“黃巾”橫行,術士符咒,無處不行。官民常因病而求治於巫術,往往輕者破財傷身,重者含疾而終,皆因以醫者蒙於醫道,而力有所不逮之過。


張機於醫道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身踐醫道,其後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流傳後世,亦為當時行醫者所推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