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第五十四回 【荊州刺史】



第五十四回 【荊州刺史】

有時候,不能即時解決的難題,暫時拖一拖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因為明日的事情會怎樣發展,誰也料不到,何況更遠的事。


卻說劉表初到荊州,單人匹馬進入宜城,拜請南郡名士中廬人蒯良、蒯越兩兄弟為他出謀獻策。

「如今江南宗賊為患,勢力盛大,各人擁有部眾而不附朝廷,若加上袁術煽動,大禍將一觸即至。本剌史想向兩位討教良策。」劉表說。
「大人本乃皇室宗親,禮賢下士,我蒯良兄弟必定竭盡所能。」蒯良說。
「大人可以徵兵,以兵力來控制局面。」蒯越說。
「唉!朝廷窮困,本那裡得來的錢財徵兵。」
「大人可以招募義軍。」
「我亦想過徵收州郡義軍,然而又恐怕人望不足,不能集結成軍。」
「百姓不附和官府的原因很簡單,以在上位者仁愛不足之過;若百姓附而官府不能治,以其信義不足之過。倘若仁義兼行,則百姓歸心當如水之下流,大人又何患有不從的百姓。」蒯良說。

劉表又顧問於蒯越,蒯越說:「治理盛平之世當以仁義為先,治理亂世當以權謀為先。兵貴精不在乎多,在於得人心與否。袁術此人驕傲而無謀,蘇代、貝羽等皆無謀武人,實不足為慮。」
「願其詳。」劉表說。
「宗賊大多貪暴,若使公使人示之以利,其賊帥必定率眾而來。大人只需誅殺其中最無道之人,其餘的則安撫而用,一州之人若聞大人之威德,必定繈負而至。」
「好!隨之又如何?」劉表接著問。
「百姓歸附則兵眾集,然後以兵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當可傳檄而定。縱然袁術等人率眾而至,亦無礙於大人一統荊州。」
「好!簡直是子柔之言,雍季之論。異度之計策,可媲美晉文公舅犯之謀略。好...」劉表滿心歡喜的說。

劉表依蒯越之計而行,令蒯越差遣人利誘各處宗賊大帥,到來者有五十五人。

「新到任的剌史也真懂規矩,居然主動的送上好處。」
「他不會搞甚麼陰謀鬼計嗎?」
「我量他也不敢!他不看看咱們所帶來的人馬,足可以將剌史府踏為平地。」
「這也是...

眾賊帥將自己的部下留在城外,只帶著幾名隨從入城赴會。眾帥都以劉表為文人一個,並不加以防範。

在宴會上,劉表先找來了一大班的女、歌姬陪眾賊帥飲酒作樂,飲至半酣之際,剌史劉表出現在會上。

「剌史大人到!」
「甚麼剌史的...阻住大爺我飲酒。來!咱們繼續飲,不用理會他。」喝醉了的賊帥說。

當時,沒喝醉的賊帥都站起來迎接剌史。蒯越亦示意所有女、歌姬退避。

「來人!將那些無禮之人拿下。」蒯越大喝一聲。
「你...是誰?敢在太帥頭上動土!」喝醉的賊帥作出反抗。
「弓箭手何在?」劉表大喝了一聲。

即時四方八面都冒出了弓箭手來,將整個會都圍住了。

「有敢反抗者,給我射殺!」劉表下令說。
「你夠膽殺老子我...」喝醉的賊帥狂傲的說。
「殺!」賊帥話還未說完,劉表已示意放箭,數人即時成了箭豬,倒地死去。

其餘的賊帥見到這樣的情景,都嚇唬得目瞪口呆。

「還有人不怕死嗎?」劉表問。
「大人!饒命呀!」眾賊帥當即跪地求饒。
「本官不喜歡殺人。剛才大家所見,本官也是逼不得意而已。」
「小人等聽候大人吩咐!」
「本官那有甚麼要吩咐大家,只是想治理好荊州,使百姓有好的日子過而已。」
「小人等明白!」
「明白就好...

此時此刻,大家都心中有數,知道劉表意欲何在,但已為時悔晚,只得先來個討好。然而劉表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下命人提著已斬殺了的賊帥人頭,到城外突襲賊眾,並將其餘的賊帥扣留在府中。賊眾見到賊帥的人頭,都不敢反抗而降。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賊眾雖多又有何用?

劉表將投降的賊人即授以他的部曲。

江夏的賊帥張虎、陳生聞劉表之舉,擁眾佔據襄陽,力求自保。劉表逼於無奈也得遷徙治所於襄陽,以鎮撫郡縣百姓。隨後,劉表使蒯越與龐季二人單騎前往游說張虎、陳生,曉諭利害。二人為蒯越所說,率眾出降。由是江南賊寇盡平,荊州由四戰之野,變成了東漢末年百姓避亂的好地方。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第五十三回 【長沙太守】



第五十三回 【長沙太守】

劉虞到任幽州後,與南匈奴左賢王所率領的騎兵直搗張純賊巢,與張純等大戰數日,挫動賊人銳氣。張純為人專一兇暴,最終導致士卒變心,發動兵變,夜間沖進張純帳中。

「好膽呀!半夜三更這麼多人走進來所因何事?找死嗎?」張純大聲斥罵眾人。

這張純真是死到臨頭也不知道,還是這樣不知死活的態度。

「我進來是想向你借一樣東西一用。」各人手持兵器。
「半夜三更借甚麼的
「人頭
「人頭也可以借的嗎?」
「哪就看將軍你了。」
「說,想借誰的人頭?」
「你頸上的!」眾人異口同聲的說。
「我?豈有此理!反了!來人呀...」
將軍不用再叫喊了,咱們全都在這裡。」
「你...」

張純雖然武藝了得,然而這時不是單打獨鬥的時候,雙手難敵百拳。

「你是自己了斷,還是要咱們替將軍動手?」
「誰人不怕死的就上來吧!」張純恃著一身武藝,還是手持佩劍眾人對

眾人見張純意欲反抗,於是一湧而上,劍矛齊刺,任憑你張純有多麼的好打,身上即時千穿百孔,鮮血四灑。

他們割下了張純人頭,將人頭獻與劉虞,並率眾歸降朝廷。張舉見大勢已敗,無力挽回,亦自縊而死。


「左賢王,有使者急事求見。」
「叫他進來!」

「左賢王,大事不好!」使者慌張的說。
「發生了甚麼事?」
「右賢王率眾殺害單于,自稱單于。」
「甚...甚麼?父...父他...傳令!立即班師回去。」

左賢王呼厨泉於是向劉虞請辭,明日一大清早便率兵回國。


漁陽叛亂盡平,劉虞因平寇有功,朝廷加封他為太尉。劉虞應該是漢朝開國以來,第一位在外任職的太尉公。

*

漁陽賊寇為禍的同時,長沙又出現了一個區星,他自稱將軍,率亂民萬餘人四處攻圍城邑,靈帝下詔拜議郎孫堅爲長沙太守,領兵平亂。

「在京師裡呆了這麼久,機會終于來了。」孫堅滿心歡喜的說。
「孫大人,郡太守乃俸秩二千石的一方大吏,真是天賜良機呀!」程普說。
「你說得對,再呆在京師裡,早晚都會死在那班閹人的手中。」
「大人,要給朱治、韓當寫信嗎?」
「對。你即時為我寫信給他們,通知他們來長沙與我會合。」
「屬下遵命!」

孫堅於是帶同程普、黃蓋,率領著朝廷所撥給的五千兵趕往長沙郡去。

「大人,五千兵堪用嗎?」程普說。
「就算不堪用也得用,不然這差事還輪到我接嘛!」孫堅說。
「大人說的是,越是艱難的任務,越是成就大業的好機會。」黃蓋說。
「好!說得好!公覆好志氣!」孫堅說。

這也是。同樣的派往平亂,朝廷撥給劉虞過萬人馬,又下詔召南匈奴二萬騎兵來援,而孫堅卻只得幾千人馬。雖說郡太守的官位非常吸引,可是有沒有命履任還是一個問題。若不是孫堅文武過人,這是一件死亡的任務呀。


孫堅在赴任的途中,亂賊周朝、郭石等人亦率領其徒眾起事於零陵、桂陽,與區星相互呼應。


靈帝親自出城檢閱大軍,駐於大華蓋之下,大將軍何進駐於小華蓋之下。靈帝親躬擐甲、介馬,自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以兵授於何進。

「朕講武如是,卿看如何?」靈帝問討虜校尉蓋勛說。
「臣聞先王耀德不觀兵。如今賊寇在遠方而陛下設陣於京師,實不足以昭彰陛下之果毅,只是黷武而已!」蓋勛說。
「好!說得好!朕恨不早見卿。」靈帝說。

你說這靈帝是甚麼東西?不但不怪罪於蓋勛,還對他稱許有嘉。

「聖上甚是聰明,但為左右所蔽而已。」蓋勛對旁邊的袁紹說。

蓋勛與袁紹於是相謀共誅嬖幸次臣,此事為蹇碩所聞,甚是恐懼,即與其他中常侍相議,將蓋勛外放出任爲京兆尹。

靈帝本性不差,因自小為十常侍帶大,才有今天的脾性,成為漢室的大罪人。


蹇碩雖然得寵於靈帝,軍國大權始終在大將軍何進手中,因此對他非常妒忌,與其他中常侍共同說服靈帝差遣何進西入擊討韓遂。靈帝聽從他們的建議。何進暗地裡得知蹇碩等人的計謀,於是以兵力不足為藉口,向靈帝上奏差遣袁紹先往徐、兗二州收兵,待袁紹率兵還朝,再定西征之期。